目录/提纲:……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当前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一)扩大上门服务覆盖范围,实现服务无死角
(二)加强评残医生队伍建设,提高评残工作质量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
在全市残疾人证办理服务提质增效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残疾人证办理服务提质增效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前期全市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优化残疾人证办理服务、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残疾人上门办证服务的具体举措,切实解决残疾人办证难问题,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市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残联理事长及业务骨干、部分乡镇(街道)残联工作者代表等。刚才,X县残联、X区残联、市中医院评残科室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尤其是上门办证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不仅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做好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是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必然要求。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其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凭证,是残疾人享受各项惠残政策、获得社会救助和服务的重要依据。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约23.5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2.8万人,尚有10.7万残疾人未办理残疾人证,这部分未持证残疾人中,因行动不便、居住偏远等原因导致办证困难的占比高达65%以上。由于未能及时办理残疾人证,他们无法享受最低生活保
……略……
围,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残疾人证办理服务优化工作,群众对残联部门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在去年的全市服务满意度测评中,残联系统满意度达到92.3分,较前年提高了5.6分,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二、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当前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在、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围绕解决残疾人办证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分析。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上门办证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级残联组织积极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组建专业的评残办证服务小组,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办证服务。仅今年1-6月,全市就组织上门服务98次,覆盖12个县(区)的86个乡镇(街道)、132个村(社区),为520余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其中,X县残联创新服务模式,采取“提前预约、集中安排、分片负责”的方式,组织服务小组每月定期深入偏远乡镇开展上门服务,今年已累计服务120余人,深受当地残疾人好评。
二是办证流程不断优化。各级残联组织积极简化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将原来的“申请-初审-评残-复审-制证-发证”6个环节简化为“申请-评残-审核-发证”4个环节,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通过上门服务实现“即评即审即办”,大大提高了办证效率。同时,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在服务大厅设立残疾人证办理专门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咨询和办理渠道。据统计,通过流程优化,全市残疾人证办理平均时间较去年缩短了50%,群众满意度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三是惠残政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残联组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宣讲会、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残疾人证办理流程、惠残政策等内容,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政策知晓率。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开展政策宣讲会230余场,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信息500余条,阅读量超过300万人次。X区残联还制作了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动画短片,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残疾人及其家属讲解办证步骤和注意事项,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该区残疾人证办理咨询电话接听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说明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明显提高。
四是部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市残联与市卫健委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残疾人评残办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双方在评残标准、医生资质、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卫生健康部门积极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生参与评残工作,并加强对评残医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评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残联部门则负责做好残疾人的组织协调、政策宣传、资料审核等工作,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两部门共召开协调会议8次,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联合开展评残医生培训3次,培训医生15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上门服务覆盖范围仍有不足。虽然我市上门办证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部分乡镇(街道)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之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居住分散,上门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据统计,目前全市仍有30%左右的行动不便残疾人未能享受到上门办证服务,主要集中在X县、X县等偏远山区。这些地区的残疾人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指定地点办证,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由于服务力量有限,部分地区的上门服务频次较低,难以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二是评残医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评残工作专业性强,对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要求较高。目前,我市从事残疾人评残工作的医生共有86人,其中兼职医生占比达60%,专职医生数量不足。由于兼职医生日常医疗工作繁忙,参与评残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时会影响评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部分评残医生对最新的残疾评定标准掌握不够熟练,导致评残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全市共收到残疾人对评残结果的异议申请35起,经复核后有8起确实存在评残标准适用不当的问题。
三是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市残疾人证办理仍以人工审核、纸质档案管理为主,信息化水平较低。残疾人证办理信息未能实现与民政、社保、医疗等部门的共享互通,导致残疾人在享受其他惠残政策时需要重复提供证明材料,增加了办事成本。同时,由于缺乏在线申请、网上审核等功能,残疾人无法通过网络提交办证申请,只能到现场办理或通过电话预约,与“互联网+服务”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基层残联工作力量薄弱。乡镇(街道)残联是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的基层力量,但目前基层残联工作者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不熟练等问题。据调查,全市136个乡镇(街道)中,有70%的乡镇(街道)残联仅配备1名兼职工作人员,他们往往还承担着其他多项工作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中。,部分基层残联工作者对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和惠残政策掌握不够全面,在为残疾人提供咨询和服务时存在解答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况。
五是宣传工作仍有死角。虽然我们加大了惠残政策宣传力度,但由于部分残疾人文化程度较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仍然存在政策知晓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还有不少残疾人不知道可以申请上门办证服务,不知道残疾人证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今年,在对X镇的调研中发现,仍有40%的残疾人及其家属对残疾人证办理流程不了解,25%的人不知道有上门办证服务。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针对当前我市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下一阶段我们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残疾人证办理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切实解决残疾人办证难问题。
(一)扩大上门服务覆盖范围,实现服务无死角
一是加大上门服务力度。各级残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