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财政支持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持是非遗保护传承的物质基础
(二)财政支持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三)财政支持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当前非遗保护传承财政工作现状
(一)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二)资金使用精准高效,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三)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资金监管更加严格
三、正视存在问题,清醒认识非遗保护传承财政工作挑战
(一)资金投入总量仍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二)资金使用结构有待优化,重点不够突出
(三)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绩效评估需加强
四、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财政支持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
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二)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突出支持重点领域
一是聚焦重点非遗项目保护
二是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三是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
(三)强化资金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
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五、强化协同配合,凝聚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强大合力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发挥传承人作用,激发传承活力
(三)动员社会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市非遗保护传承财政支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非遗保护传承财政支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决策部署,总结近年来我市财政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财政保障,凝聚工作合力,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财政局分管负责同志、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市文化和旅游局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负责人,还有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刚才,X县财政局、X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做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非遗保护资金使用、项目推进、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到位、很有借鉴意义,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财政支持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支持是非遗保护传承的物质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但非遗项目多依赖口传心授、手工技艺等传统方式传承,面临着传承人才断层、保护资金短缺、传播渠道有限等困境。从全国范围来看,据统计,截至202x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
……略……
态传承,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由此可见,财政支持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重要保障。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当前非遗保护传承财政工作现状
(一)资金投入持续加大,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争取上级资金的同时,本级财政也积极安排专项资金,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自202x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非遗保护资金1500多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800多万元,县级财政投入700多万元。除了争取到的210多万元上级资金用于项目保护和传承外,市财政局还安排资金近100万元,落实传承人保护传承经费,为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县财政在202x-202x年期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县域内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使得剪纸、X民歌等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资金使用精准高效,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在资金使用方面,我们坚持“精准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聚焦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对楚剧、皮影戏等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提升了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X市皮影戏保护中心利用财政资金,对传统皮影戏剧本进行整理和数字化保存,共整理剧本120余部,制作数字化影像资料80多小时,为皮影戏的传承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在群艺场馆免费开放和群文活动举办方面,安排资金120多万元,支持拓展群文活动服务形式。X市文化馆利用财政资金,举办了“非遗文化周”“传统技艺大赛”等活动,吸引了5万多名群众参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
(三)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资金监管更加严格
为确保非遗保护资金规范使用,我们不断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管。制定了《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申报流程、绩效评价等内容,确保资金使用有章可循。建立了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对非遗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202x年,我们对全市15个非遗保护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其中优秀项目8个,良好项目5个,对评价结果较差的2个项目减少了下一年度资金安排。同时,加强部门协同监管,财政部门与文化和旅游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有效防范了资金使用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正视存在问题,清醒认识非遗保护传承财政工作挑战
(一)资金投入总量仍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尽管近年来我市财政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实际需求相比,资金总量仍显不足。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以及传承人的培养、非遗场馆的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市还有许多非遗项目尚未得到有效保护,部分非遗传承场所设施陈旧,难以满足传承活动的需要。以X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为例,由于缺乏资金,许多传统营造技艺的珍贵工具和资料无法得到妥善保存,年轻一代传承人也因缺乏学和实践机会而流失。据估算,仅完善我市现有非遗项目的保护设施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每年就需要新增资金500万元以上,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资金使用结构有待优化,重点不够突出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部分资金分散用于一些小型、零散的非遗活动,而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支持力度不足。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旅游融合项目由于资金短缺,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县的非遗手工艺品,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但由于缺乏资金进行产品设计升级和市场推广,年销售额仅维持在50万元左右,远远低于其潜在价值。同时,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传承人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开展大规模的传活动,影响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绩效评估需加强
虽然我们建立了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项目单位对资金管理办法理解不透彻,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如将资金用于与非遗保护无关的支出、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项目采购等。在绩效评估方面,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有限,未能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对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一些非遗项目虽然获得了资金支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跟踪和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不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未能达到预期的保护传承目标。
四、明确工作重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