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挖资源禀赋,构建“三核联动”产品体系,推动文旅供给从“单一观光”向“多元体验”跃升
二、强化产业融合,深化“五链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文旅经济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增值”拓展
三、创新营销模式,实施“品牌强基”工程,推动文旅形象从“区域知名”向“全国出圈”跨越
……
在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在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文旅局的统筹指导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总体要求,紧扣“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坚持“资源转化、产业融合、品牌赋能”三位一体推进,文旅经济呈现“量质齐升、动能强劲”的良好态势。202x年,全区接待游客12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31.2%,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提升至18.6%
……略……
铸魂方面,整合3处全国重点红色遗址,建设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开发“红色剧本杀”“重走长征路”等体验项目,202x年红色旅游接待量突破2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
二、强化产业融合,深化“五链协同”发展模式,推动文旅经济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增值”拓展
坚持“文旅+”思维,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商贸、交通、科技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协同体系。在“文旅+农业”领域,打造“一村一品”农旅融合示范村22个,培育“四季有景、四季有果”采摘园38个,开发“田园美学”伴手礼60余种,202x年农产品通过文旅渠道销售额达4.2亿元。在“文旅+工业”领域,依托传统制造业优势,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点8个,推出“非遗工艺体验游”“智造工厂探秘游”等线路,工业旅游收入占比提升至8%。在“文旅+科技”领域,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域、一机游全程”,引入AR导览、VR沉浸展等技术,重点景区智慧化服务覆盖率达100%,游客满意度测评达92.6分。
三、创新营销模式,实施“品牌强基”工程,推动文旅形象从“区域知名”向“全国出圈”跨越
坚持“内容为王、流量为媒”,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新兴”立体营销网络。在品牌塑造上,以“千年古邑·诗画XX”为核心IP,编制文旅品牌发展规划,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桂、冬泡泉”四季主题活动,连续三年举办“XX文化旅游节”,获评“中国十大文旅节庆品牌”。在传播矩阵上,与央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培育“文旅推荐官”团队,202x年发布短视频260条,总播放量超3亿次,“XX打卡地”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T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