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二、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完善集体林权确权登记,夯实林业发展根基
(二)推动“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三)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四)提升森林高效经营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深化确权登记工作,巩固改革成果
(二)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增强发展动力
(三)壮大经营主体实力,推动产业升级
(四)强化森林经营管理,提升生态效益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资金保障
(三)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四)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
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成效,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扎实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创新点建设,以林业改革发展新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国有林场代表、林业企业代表以及相关合作经营主体代表等。刚才,部分县区和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全面总结了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对于维护农民林业权益、优化林业资源配置、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具有深远意义。
从生态保护层面来看,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通过明晰产权、完善经营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力量参与森林经营管护的积极性。例如,在我市X县,通过改革,林农主动加强对自有林地的巡
……略……
0余户、1.2万亩林地的信息完善和登记工作;在县,妥善处理了30余起界址不清、权属交叉的林权纠纷,通过实地勘测、协商调解,明确了林地权属,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夯实了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基础,为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推动“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模式。以国有妙山林场为例,与八公山顺章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引进板栗新品种栽植技术,共同打造了130亩板栗经果林示范基地。林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从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到果实采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合作社则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营和品牌打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板栗产品推向市场。合作经营以来,妙山林场每年获得林地租金4.1万元,合作社年收益也达到30余万元,实现了互利共赢。,国有林场与林业企业合作,利用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开发森林康养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年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不仅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也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持续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积极培育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寿县洪亮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寿县八公山乡集体林地资源,通过租赁、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梨树等经果林406亩,实现了“小山变大山”的规模化经营。合作社采用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建设现代化水果种植基地,年产水果500余吨。同时,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水果采摘园,年均接待游客1.4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56个,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在X县,X林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分散的林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和林下养殖,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成为当地林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些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了林业生产效率,促进了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
(四)提升森林高效经营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健全新造林长效管护机制,严格落实“谁栽谁负责、谁栽谁管护、谁栽谁保活”的责任制度,确保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积极探索农田林网、中山杉特色产业全周期森林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各级林长充分发挥作用,深入实地巡林调研,切实履行“扩绿”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累计巡林20xx余人次,发现并解决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等问题300余个。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8060亩,占年度任务的100.8%;完成农田林网建设363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29.1%。在X县,通过实施农田林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减少了风灾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中山杉特色产业发展方面,X区建立了中山杉种苗培育基地和示范林,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中山杉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提升森林高效经营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虽然我市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改革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部分地区对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力度不够;林权流转市场不够完善,交易信息不对称;林业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深化确权登记工作,巩固改革成果
持续加强集体林权确权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林权登记信息系统,实现林权登记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共享,提高登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加大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年底前基本解决所有历史遗留的林权纠纷和登记问题。加强对林权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登记程序,杜绝违规登记行为,保障林农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探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为林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增强发展动力
继续深化“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模式,鼓励国有林场与更多的村集体、农户、林业企业开展合作,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探索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合作经营的积极性。支持国有林场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引进推广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合作经营项目的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合作经营,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林业企业,形成多元化的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