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2025年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总结

2025年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20

  目录/提纲:……

2025年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系统谋划,构建整顿提升“四梁八柱”

  一是深入一线摸排定责

  二是分类施策精准发力

  三是动态督导巩固成效

  (二)强化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一是优化组织体系强根基

  二是规范组织生活促规范

  三是发挥员作用树标杆

  (三)聚焦问题整改,破解基层发展“瓶颈制约”

  一是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问题

  二是重点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三是全力推动产业发展

  (四)注重建章立制,巩固整顿提升“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是部分村(社区)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有待提升

  二是城市社区物业联建质效不高

  三是新兴领域工作覆盖不够全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头雁提质”工程,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二)深化“红色物业”创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三)推进“新业态”覆盖,激活新兴领域动能

  ……

  2025年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XX县委坚持把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问题短板、强化系统施治,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将2025年度整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系统谋划,构建整顿提升“四梁八柱”

  

  针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成因复杂、类型多样的特点,县委组织部坚持“不搞一刀切、注重精准性”原则,通过“调研摸排—分类定级—动态管理”全流程推进,确保整顿工作底数清、目标明、措施实。

  

  一是深入一线摸排定责。年初即印发《关于开展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回头看”暨新一轮排查工作的通知》,由县委带队,组织23个乡镇(街道)(工)委班子成员、组织干事、村(社区)第一等组成12个专项调研组,采取“听汇报、查台账、访员、问群众”方式,对全县317个村(社区)、5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7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围绕“班子是否健全、是否胜任、队伍是否薄弱、治理是否有效、群众是否满意”5类23项指标,逐村逐社分析研判,最终确定软弱涣散基层组织21个(其中村组织8个、社区组织5个、机关组织3

  ……略…… 

  部,每个支部联系5-8个楼栋,员主动认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岗位,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诉求86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二是规范组织生活促规范。以“主题日+”为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员等制度,制定《农村(社区)支部组织生活操作手册》,明确会议流程、记录要求、问题整改清单等内容,为基层组织提供“操作指南”。针对部分员参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创新“线上+线下”参会模式,对外出流动员通过视频会议参与学,对年老体弱员实行“送学上门”,今年以来全县基层组织组织生活参会率由82%提升至95%。同时,建立“组织生活质量评估”机制,每季度抽取20%的支部进行交叉检查,对排名靠后的5个支部责令限期整改,推动组织生活从“做没做”向“优不优”转变。

  

  三是发挥员作用树标杆。深入开展“员亮身份、践承诺、比贡献”活动,在村(社区)公示栏、便民服务站等显眼位置张贴员承诺书1200余份,设立“员责任区”380个、“员示范岗”210个。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员开展“敲门行动”,重点走访困难群众、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_,收集并解决实际问题430余件。例如,XX镇XX村员XX牵头成立“助农志愿服务队”,义务帮助留守老人抢收水稻120亩,协调销售农产品50余万元,被群众亲切称为“贴心”;XX社区员XX创办“四点半课堂”,免费为30余名儿童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三)聚焦问题整改,破解基层发展“瓶颈制约”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攻坚,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

  

  一是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问题。对因班子内部矛盾导致涣散的5个村(社区)组织,由乡镇(街道)(工)委包联,组织开展“谈心谈话会”“民主协商会”,帮助理清矛盾根源,推动班子成员互谅互让、团结协作。例如,XX乡XX村原“两委”因集体林地承包问题产生分歧,包联领导带领工作专班历时1个月走访员群众40余人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和解协议,重新明确林地承包方案,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成功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1个,带动村集体增收15万元。

  

  二是重点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针对部分村(社区)存在的土地流转、征地补偿、邻里纠纷等问题,建立“村(社区)干部+员代表+乡贤能人”调解队伍,推行“矛盾纠纷三级化解”机制(即员中心户首接、小组跟进、支部兜底)。今年以来,全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累计排查矛盾纠纷67起,成功化解62起,化解率达92.5%。其中,XX镇XX村因高速公路建设征地补偿问题引发群众集体上访,整顿工作组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现场办公,3天内完成补偿方案公示和资金发放,得到群众认可,相关经验被《XX日报》报道。

  

  三是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坚持“整顿与发展并重”,结合各村(社区)资源禀赋,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例如,XX乡XX村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整顿工作组协助引进“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油茶种植项目,流转土地200亩,带动50户脱贫户就业;XX社区利用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建成农贸市场1个,年集体增收20万元;XX非公企业支部针对技术落后问题,与高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成功申报专利8项,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12%。

  

  (四)注重建章立制,巩固整顿提升“长效机制”

  

  坚持“整顿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理念,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修订《村(社区)组织抓基层考核办法》,将整顿工作成效与村(社区)干部绩效报酬、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整顿成效突出的12名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排名末位的3名组织进行岗位调整。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季度组织员群众对基层组织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在村(社区)公示栏公开,倒逼组织主动服务群众。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针对软弱涣散基层组织能力短板,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邀请校教师、优秀村(社区)、职能部门业务骨干授课,重点讲解基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累计培训组织180人次。同时,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从县直单位选派15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从优秀村(社区)中选拔10名“导师”,与软弱涣散组织结成对子,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带”,帮助提升履职能力。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村(社区)重大事项决策、集体“三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